第15章

激怒

(上一章被审核了)

李冬早晨起来还得负责同班的叫起,免学费和生活费,还有补贴的待遇不是白来的。

大清早的一通折腾后,书院中间的操场上,甲乙两班的学生正在出早操。几百人排队打拳,口中喊着和哈,很是有其实。

据说这个做早操的规矩是第一任书院山长定下的,一直延续了下来。

新学生以后也是要出早操的,这不是拳还没学么?

贾琏看了一会发现,早操的拳法并不复杂,应该是军中传来的拳法,意在强身。

这时候看的出来青云书院的特别,国子监那边,贾琏打听过了,根本不用出早操。

漏刻上显示为卯时七刻,换算一下就是上午六点四十五分。(ps:唐后)

“各位同学,课程表在墙上,大家可等课间休息时自行查看,现在是早读时间……。”

课堂里很快就躁动了起来,所有人都在朗读,内容自行选择,非常的自由。

贾琏的感觉就是吵的脑仁疼,嗯,疼着疼着就习惯了。

不紧不慢的倒水,磨墨,摊开纸张,抄《周易》。练字的时候,很容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这是贾琏最近领悟出来的新技能。

别人在摇头晃脑的大声朗读,贾琏则在安静的抄书,成功的做了一回另类。

贾琏其实不在乎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另类,做另类也没啥不好,至少能省了很多麻烦。

大概每个老师都有暗中观察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学习的习惯。

张廷恩此刻正站在后门的边上,看着满堂学子们认真读书的样子,也看到了另类。

这个季节有个形容词,春寒料峭!这个点虽然不是最冷的时候,却依旧难受。

这不是在家里丫鬟伺候着读书,这是在书院的大教室里头,特点就是通风,这么大的空间还通风,想保暖的难度非常大,没有现代社会的空调和暖气,保暖手段就是硬抗。

早读时间,别人都把手缩在袖筒里,书摊开在面前,摇头晃脑的找节奏大声朗读,唯独贾琏一个人在抄写。加之贾琏个头颇高,坐在最后一排,一眼就能看的很清楚。

坐在最后一排的难处,放在现代社会的课堂就是非常考验视力。

大周朝的学堂没黑板,也不存在板书。上课就是在老师在上面讲,能听懂多少看个人。

即便这种书院模式的教学,在这个时代也是比较先进的。

所以,太祖为何不改革学校呢?贾琏看来这是个疑问,难道说是面位之子?

手有点僵硬的时候,贾琏停了下来,搓搓手,活动一下关节,正准备继续时,身后传来声音:“你的本经选《周易》?”

啊?突如其来的声音给贾琏惊了一下,回头一看是张廷恩,连忙躬身抱手:“老师好!”

张廷恩笑了笑,抬手指了指抄的内容,贾琏这才回应:“还没定本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一遍能加深记忆。即便不作为本经,也有益处。”

张廷恩点点头道:“如此甚好,为师所治为《春秋》。”

《春秋》啊?贾琏若有所思,以前就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海昏侯墓葬出土竹简的新闻,贾琏当初还追过一阵。还有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都是出自《春秋》。

翻译一下,一个事情不给明确的定义,后人可以随意根据自己的需要理解。

后世有学者认为,儒家不算诸子百家,而是教育机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不是汉武帝选择了儒家,而是汉武帝没得选。儒家把持了教育机构,源源不断的培养出人才。这就不是君主的主观意志能决定的事情。

当然了,儒学也是一直在进步的,遭到外来文化佛教的猛烈冲击之后,儒家在宋朝完成了一轮进化,理学成为了主流。

贾琏这一走神,落在张廷恩的眼里,内心并没有不快的意思,如果说贾琏立刻做出反应,表示可以《春秋》为本经,张廷恩倒是会看轻他。

“学生还没想好治何经。”最终贾琏也没表态,主要是他真的无所谓,靠着强大的记忆能力,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四书五经都记得烂熟,相关的理学典籍也是一样。现在的贾琏,如果去参加科举,差的大概就是作文的技巧了。

“嗯,你读过《春秋》么?可有理解?”张廷恩可以断定,贾琏一定是读过《春秋》的。

当下版本的《春秋》是孔子整理过的,对于历史的记录成分,小于对历史的评判。

当然这是后来史学界的观点,贾琏稍稍有所涉猎,懂的其实不多。

“窃以为,圣人修订《春秋》,意在存良史,正人心。故而春秋为经。”贾琏斟酌一番,给了这么一个回答。听的张廷恩脸上陡然一僵,心头微澜,暗道:此子竟有此见识?

能说出这个话呢,肯定认真读过《春秋》,并且有自身理解的人。对不对的不说。

张廷恩本身就是个比较有想法的教书先生,对于学生能在读书过程中产生自己的理解,并且敢于说出来的举动,内心是很赞赏的。读书嘛,就是要触类旁通,就是要有个人想法。

“嗯,不错。”张廷恩说完就走开了,贾琏目送他走开,心里暗暗嘀咕,不会说错话吧?我这还不是通俗的解释呢。通俗的解释,以历史的审判代替神的审判的庄严使命(徐复观言)。孔夫子有言:敬鬼神而远之。无疑可以看做在那个时代朴素的唯物史观。

因此,宗教在华夏没有做大,没有形成神权的原因很多,但儒家功不可没。

一个学生被老师关注了,自然会引起其他同学的羡慕,尤其是在青云书院。

学习好的学生,喜欢被老师提问,学习差的呢?正好反过来。

青云书院的学生,不说都是学霸,至少是直隶境内的学霸。

贾琏这个另类得到了张廷恩的关注,并且提问。这就让其他人不禁微微侧目了。

别人都在朗读,就他故意在练字,与众不同,吸引老师的关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全民星海时代》《锦宫春暖》《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黑之书》【言趣阁】《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超时空快递》《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真灵九转

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我是贾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带枪出巡

带枪出巡

欲晓
男男现代正剧年下受腹黑攻【严楚x姜词】【双性生子产乳】1V1大概就是一个身为特警队长一直告诉自己我要矜持我得端着不行我不能沦落的双性冰山受被他家“小警员”捅到边哭边发浪一次又一次被干大肚子操到奶水四溢的故事。
其他 全本 29万字
假惺惺

假惺惺

刘水水
什么爱不爱的,听了想吐徐恪钦x郭啸薄情寡义美人攻x死心塌地壮受筒子楼里来了个任人欺负的傻子,徐恪钦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让他走,他不敢跑,让他站,他不敢坐,让他在原地等,他就老老实实淋着大雨等徐恪钦回来傻子对徐恪钦的话言听计从傻子成了徐恪钦的小尾巴傻子费了好大劲儿才考上大学跟徐恪钦一个城市大学毕业,徐恪钦要去很远的地方,傻子问徐恪钦:真的要走吗?不能带他去吗?徐恪钦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冷淡:不能攻比任
其他 全本 49万字
阵问长生

阵问长生

观虚
修界九州,道廷一统,世家压迫,宗门垄断,修道壁垒森严。底层修士修道无门,灵石匮乏,度日维艰。十岁的墨画,先天体弱,散修出身,家境贫寒。即便苦心修炼,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是一个卑微如蝼蚁的炼气修士。直到他的识海中,出现了一块道碑。可以领悟天道阵法,无限增强神识。墨画将借道碑,破碎修道壁垒,铸就无上神识,彻悟仙道阵法,问鼎长生大道……
其他 连载 31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其他 连载 374万字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爱吃咸鱼的老虎
诺顿萨格一直以来就有个梦想,那就是当个地主富豪,有个大地盘,让很多人靠着他吃饭,再请几个秘书,雇一群小弟,有事作威作福,无事看舞听曲...凭借着穿越带来的‘北斗神拳’外挂,他觉得......
其他 连载 210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蛊真人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其他 连载 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