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只是一座小县城,没有深深的壕沟,十二台轻型投石车的火力也并不强悍,只有大火,连绵不断的大火阻断了人们的视线,将云梯和攻城车烧成了三团火炬。

幽州兵强攻到了城墙下面,那些民兵惨叫着给他们让开了道路

旅率抓过几个连滚带爬的民兵,将他们踹到攻城车面前,举着横刀大声吼道:“攻城,给我攻城,只有攻下了这座城,我们才能有活路!”

话音未落,一支利箭从他脑后射来,径直穿过眉心重重扎在了攻城车上,那几个民兵发出凄厉的哀嚎,抛下旅率的尸体就往后窜。

然而没有窜出去几步,又有一个幽州兵的火长追了上来,挥刀砍掉了他们的头颅,大声呵斥着大家跟着幽州兵向云梯上爬。

赵铎看了燕轨一眼,少年再次挽弓,对准那个火长一箭射去。

但这次没能成功,不堪重负的攻城车轰隆一声散了架,腾起的火焰如同巨兽一般向四周炸开,烟尘和火光迷惑了燕轨的视线,那支箭自然也不知所踪。

赵铎顾不上叹息,云梯上的幽州兵也已经攀上了城头。

“盾兵!”

他高声喊道。

十几个颤颤巍巍的男人扛着自己的兵器冲向垛堞口,他们名字叫做盾兵,手上拿的却是一根前头有一大块横板的木杆,一冲上去,那块厚木板便卡在了垛堞口上,让幽州兵不能直接跃进城头。

幽州兵们当然不会就此被挡住,他们有的抓着木板准备翻越进去,有的干脆直接跳起来,斩向执木杆者的脑袋。

然而,紧跟着盾兵上前的,是两个枪兵。

他们什么都不管,各从左右冲来对着木板上端一刺,转身就跑,在他们身后又是两人,也是刺完就跑,再后面还有两人,也是刺完就跑……

想要在一个月之内让从未学过战技的人变得善战,那不可能,但让他们学会一个动作却是可以做到的。

这些枪兵练了一个月的刺击,至少在力量和准确度上有了十足的长进,即便是不小心刺空了,第二个人也能及时补上。

快速的连续刺击把幽州兵打懵了,他们不知道城墙上到底有多少人,而且感觉这些人并不像是新兵。

战斗总是不给人太多思考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人从涌上来,他们不能在垛堞口多站,干脆伸手去抓长枪,意图借着枪杆跃进城中,但那些枪兵却十分鸡贼,一旦长枪被握住,立刻放手,好几个人反倒被自己的力气带翻了下去。

幽州兵发现从云梯进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便催促着民兵向城头冲去,而他们选了另外的地方用最原始而简洁的方式向城墙上攀援。

燕平是座小县城,城墙只有两丈,而且是夯土铸造,幽州兵踩着袍泽们的肩膀,用横刀凿出借力的地方,很快就有人跃上了城头。

首先登城的人甚为得意,挥刀斩向旁边的团练兵,还扯着嗓子大喊:“何人敢与老子一战!”

话音未落,一只大手已经拎住他的后脖颈:“混账东西,卢县公和张大帅教尔等作战,岂是为了让你们把刀子对向大唐百姓的?”

燕东关怒喝着将那人扔下了城墙,拔出背着身后的大砍刀,呼啦一声又砍掉一颗刚刚冒出来的人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成为中兴名臣》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

脚踝骨折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历史 连载 1043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历史 连载 528万字
明末钢铁大亨

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重生明末蓟镇遵化古城一个冶铁世家。看主角用铁和火重整万里河山。
历史 连载 320万字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历史 连载 642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
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指云笑天道1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历史 连载 17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