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彊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5章千里所系

江宁府衙不远有个清溪坊,清溪坊里有个规模不大的二进四合院,当年植下的几株槐树已掩映门庭,葱茏一片。这便是早年王荆公的父亲王益做江宁府通判时置下的宅子。

这天,午饭时间已到,膳厅长长的餐桌上,早已摆好饭菜,荆公的次子王旁端坐在桌旁。陆佃、沈平、龚原等几位学生远远站在一边,轻声说着笑话,偶或偷瞟一眼桌上的饭菜,惹得喉管中的喉节快速地来回一阵滚动……

这时盈儿从后厅出来,对桌上菜碗扫视一眼,眉头微微一蹙,将二哥王旁面前那碗青椒驴肉丝端起,调放到桌的上方。

王旁瞪眼问道:“干吗?”

重新将那碗青椒驴肉丝端到自己面前。

盈儿道:“二哥,这青椒驴肉丝要是放你面前,爹爹又吃不到了。”

说着,又将端回原处。

王旁不再争辩,只是伸手满满搛了一筷青椒驴肉丝塞进嘴里,故意看着小妹大口咀嚼起来。

盈儿嗔怪道:“哥,就不能等一下?爹爹还没来哩。”

王旁闪着眼睛,嚼动嘴角,冲小妹调皮地说道:“好吃,好吃,就不把你这馋嘴佬吃。”

王夫人吴氏出来。这是一位四十岁出头的女人,面貌娇好,体态丰腴,一脸慈祥,见几位学生站着不动,就说:“站着干嘛,还不坐下吃饭?”

大个龚原说道:“师娘,师傅还没来哩。”

王旁看了看堂上的闹钟,不耐烦地说道:“爹爹又忙什么呢?如何还不出来?”

胖子陆佃道:“师傅准又是在研究朝廷这些天的动向。我们等他,不急。”

正说着,就听后进天井处传来脚步声,大家知道是谁来了,一起将目光转移过去。

就见来人头戴幅巾,身穿灰色长袍,四十多岁年纪,中等偏高身材,四方脸膛,浓眉高挑,两支目光亮如青剑,三绺胡须分外疏朗,微黑的脸庞更让人感觉到他的刚毅与威严。

这位正是韩维竭力向神宗皇帝推荐的工部郎中、知制诰王安石王荆公!

荆公王安石,字介甫,祖籍江西临川,二十二岁进士及第,先后任知县、通判、知府、江东刑狱提典、支度判官、知制诰等职。因任江宁通判的父亲王益去世后葬在江宁牛首山,此后王家就定居江宁。嘉佑八年八月荆公之母吴氏在东京汴梁去世,荆公与两个弟弟安国、安礼及长子王雱等于同年十月扶灵柩归江宁,将母亲安葬在父亲墓右,并在墓旁搭庐棚守孝三年。守孝期满,二弟安礼及长子王雱先后回地方视事,荆公仍然留在江宁。

丁忧过后,英宗多次召荆公返京复职。这位本就立志办大事的荆公看到这个积贫积弱的大宋,何尝不想立即回京为国效力,但想到那个本可革除大宋沉疴的“庆历新政”,却因触碰到权贵们的利益,仅仅维持十六个月就暗然夭折的现实。自己任江东刑狱提典回朝,凭借自己多年在底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写成的上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呈递给仁宗皇帝,希图通过变法重振大宋雄风,可苦苦等待数月,见那《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如石沉大海,怎能不心恢意冷?治平二年十月,朝廷令荆公回朝担任知制诰,但荆公得知英宗放着“两积三冗”不闻不问,却为自己生父的一个名份,让大臣们翻来覆去整整争论了十八个月,大臣们不仅不为此感到厌恶,反而乐此不疲,觉得只有这样无休无止的争执,才能让皇上发现自己的存在、让自己过得充实——试想,这样的君王,这样的臣子,与其为伍,还能为国家大展宏图有所作为吗?于是荆公一再以生病为由,谢绝返京为官,只在江宁设馆教学,打发时光。

打发时光,对他人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但对荆公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种炸心炸肺的煎熬。荆公虽远在江南,但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千里之外的朝廷,牵挂着朝廷之中那些大事小事艰难之事!

在二十多年的宦海游历中,荆公清楚地认识到,宋朝本可以成为一个有别于强汉盛唐的赵家王朝,但自“杯酒释兵权”后,赵氏家族就进入一个难以思议的怪圈:为了巩固赵宋天下,赵氏家族竭尽全力去削弱他的士兵、他的将领、他的民众的力量!如此代代相传,不得不使那些本可以大有作为的官员、将领、士兵、百姓,逐渐变得麻木、僵化,直到养成一种懦弱无力、毫无斗志的习气,直至把外国的凌辱看成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而丝毫不必挂在心头的麻木与僵死,而整天浸泡在那种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百无聊赖的“太平盛世”之中!

直到赵顼立为太子时,荆公才接到好友韩维的一次次来信,说太子是何等的勤勉,是何等的胸怀大志,他不仅是日夜苦读,更是喜读韩非的书籍。太子即位后,韩维更是在来信中大赞这位聪明睿智胸怀大志励精图治的一代圣君……每每看到这些,荆公便是热血沸腾,激动得双手搓脸,难能自已,更是希图有朝一日,能面见这位圣君,与这位年青的圣君促膝长谈,倾诉衷情、豪情。

这日,荆公正在书房被韩维那些褒奖新君的书信看得如痴如醉,忽然腹内辘辘作响,这才想起该是吃饭的时候了,于是放下书信,来到膳厅。

吴氏见相公迟迟出来,埋怨道:“忙什么呢?又忘了吃饭?”

荆公也不答话,只是将衣袍撩起,走到膳桌上方,挪开坐椅,向生徒做个手势,闷闷地说一声:“都站着干吗?吃饭。”

学生刚坐下,荆公发现少了一人,问道:“蔡卞呢?”

白胖的陆佃回道:“师傅,蔡卞买书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长安春

长安春

盐放少许
最是难忘长安春,那年今日风归尘,此去别离空余恨,片片柳絮祭芳魂。现代好青年柳逸,正在思索着是带奔现女孩开房呢,还是先吃饭时,飞来横祸被打进了隋朝,迎接他的将是什么?是财富还是权力?他的奔现女孩又去了何方?这一切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时空的错乱?敬请观看盐放…
历史 连载 157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山有意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历史 连载 533万字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勿亦行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历史 连载 3226万字
抗日之铁血军魂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
穿越战壕,提起枪,就是干!以血肉之躯,筑护国之城!
历史 连载 1202万字
抗战:从八佰开始

抗战:从八佰开始

痴冬书亦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历史 连载 747万字
留里克的崛起

留里克的崛起

重生的杨桃
历史 连载 13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