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如鱼得水的生活
晓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临河区虽然边远,但人口众多。在这个城市下辖区中,人口最多,党委、政府的机构也相对庞大。以前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一直相对滞后。只是从2011年以后,随着当地新建公路与国道和省级、市级公路的大贯通,才盘活了当地经济,使这项工作开始一步步走上正轨。
郝然作为分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副区长,来到这个区政府挂职锻炼。按照正常情况,郝然在区领导班子成员中,要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党委书记、区长、人大主席、副书记、纪检委书记等成员,都要排在他的前面。
但在这种基层政府部门,常有一些有传统意义“中国特色”的地方。郝然未到单位报到之前,他的到来已经在这里成为公开的秘密。而他副市长准女婿的身份,也为他赚足了人气。
接风宴上,区党委、政府领导轮番给他敬酒。人人都在夸赞他的工作能力,表示会全力配合他的工作。那种感觉,全然不像他们是排位更靠前的领导,分明倒像郝然是位出了一趟远差的主人,这些人都是他家里的管家,主人不在的时候,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指挥着大小家丁,把大事小情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一旦主人归来,他们就开始还权利于主人,每个人都希望主人看到,自己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差事做得有多好。
与当地企业的见面会,企业家代表们也都是对郝然毕恭毕敬。企业家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不管是落地证明、组织机构代码证,还是验资报告、产权登记证……那一系列的小本本,要盖一个个的章,还要跑一个个的政府部门,能跟副市长的准女婿拉上关系,将来对企业的发展肯定会有好处。
本来在工作上就是一把好手,现在又得到了公、企两方面异乎寻常的支持,郝然的工作开展起来简直就是如鱼得水,没多久,就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项目投资数据明显上升,在当地企业的配合下,招到的外商企业也是数量激增,落地迅速。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走上了腾飞的快车道。郝然在工作上,几乎是进入了一种亢奋的状态,许久,没有这么过瘾地开展工作了。他甚至短暂地忘却了袁蕾和张蔼林同时存在带给他的开心和苦恼。心里想着:要是我的工作,总能这么顺风顺水的开展下去,那有多好。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郝然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手下同志们的密切配合。张译无疑是他来到临河区以后,招商引资办公室中,最得力的助手。
张译这个小伙子也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本是通过政府统一招考,考取的大学生村官。郝然到来后,因为工作的需要,区党委、政府又把他从下面村里调回到政府部门,来配合郝然的工作。两个人,还被安排到了区政府的同一间宿舍。
张译年纪不大,但也颇懂人情世故。微笑总是留在他的脸上。从他的面容上,你几乎看不清他的喜怒哀乐。但郝然提出的每一个工作要求,他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帮他做好。而且,在郝然面前,也常是一脸崇拜的表情,那种样子,显得很谦恭。郝然也在不知不觉中,把他当作了自己在这个新的工作地点,最可信赖的朋友。
夏季,不知不觉的来临。炎热成为这个季节最大的主题。
周五的晚上,又迎来了一个大周末。本来两个人都有些日子没回家了,想着一起回家看看。可是,周六有一个同事要搬家,大雨又在这个时候没有预兆的来临。于是,两个人一起选择了留下。
闲来无聊,两个年轻人就选了距离区政府最近的一家餐馆,要了几个小菜,每人几瓶啤酒,都说要喝他个不醉不归。
“郝区长,要说在咱们这个工作圈子里,我还真是最佩服你。人长得帅,工作能力强,比我大不了一岁两岁,可干起工作来那真像是个前辈。这才来多长时间,工作就干得风生水起了,就你这一段时间完成的工作,足够这些人干好几年的呢。”张译说起对郝然的佩服来,显得是特别真心实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