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称衙署》转载请注明来源: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
史
中国古代掌文辞之官的通称。史掌文书,有的史官因在君主身边掌司笔札,地位比较重要。史的人数较多,因职掌稍有不同名称也各有差异,《周礼》中有太史、小史、外史、内史、御史五种职位较高的史官。据古书记载和出土的铭刻材料知道,从商、周到春秋战国,史官中太史、内史、御史最为重要。
太史初见于《尚书》和铜器铭文。其主要职掌是掌管天象、历法、灾异祯祥和祭祀等事务,记录一国之重大事件,掌管图书典籍,以及奉王命向大臣颁赐爵禄。
《尚书·酒诰》有:“太史友,内史友”,毛公鼎有:“卿事寮,太史寮”。这些记载表明,太史还有较多的僚友。春秋沿西周之制,晋、齐、鲁、郑都设太史之官,蔡、莒等小国也不例外。《国语·楚语》提到楚置左史一官,其职掌和周太史相似。
内史主要职掌是司册命之事,故又被称为作册内史或作命内史,或简称作册。作册之名商代已出现,见于器铭者有作册吾、作册般等名。西周时,内史、作册都很常见,甚至侯国也设此官。内史也有僚属,其长为尹。西周金文中常见内史尹、作册尹或命尹之名。尹职为世袭,于尹后常加上一“氏”字,故有内史尹氏之称,或简称为尹氏。内史之职除草拟、颁宣王之册命外,还担承其他机要职务,比太史掌更大的实权,是周王的亲近之臣。到西周晚期,作册之名渐少见,《诗经·小雅》中惟有尹氏而已。《节南山》云;“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诗中将尹氏和太师并列,认为师、尹为周室栋梁之臣,地位极为尊显,故王国维以周末之尹氏和东汉以后的尚书令等枢机之职相提并论。
春秋时周有尹氏、内史,而《左传》所记各国史官,以太史为多,不见内史。铜器铭文中有郑大内史,据此则侯国亦多设有此官。当时各国君权下替,内史之类的君主近臣难以得势,所以他们的名字也很少出现于史册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大明:嘉靖修仙啦》《男主怀了我的崽》【普趣阁】《撞星》《世界好像公测了》《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文明之万象王座》《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我以机缘觅长生》《你们修仙,我种田》
闻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