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神话故事(上)》转载请注明来源: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
麻姑献寿
麻姑是一位象征吉祥与长寿的神仙。她的形象源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的一位姓麻的少数民族姑娘。
当时,在中国北方,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麻姑是少数民族,但具体是哪个族,人们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麻姑的父亲叫麻秋,早年在集镇上替人养马为生。麻姑的母亲在一场战乱中被官兵抢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麻秋失去了妻子,性情一直很坏。麻姑因为长期与汉人做邻居的原因,从小就向汉人学了一手好针线活,等到年龄稍大一点就常为有钱人家做针线活挣点小钱。
一次,麻姑在一户人家做好针线活,主人很满意,赏了一个大桃子给她。麻姑舍不得吃,把桃子揣在怀里回家与父亲一起尝尝鲜。
麻姑回家的时候,看见路边围着一圈人,就好奇地朝里面看。一位身着黄衣衫的老婆婆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边上有几个人说:“老婆婆是饿的,如果吃点东西,也许会好的。”可是,大家只是说着,谁也没有拿出东西给老婆婆吃。那时兵荒马乱,田地都荒芜了,粮食很珍贵,谁愿意将自己的粮食给一位素不相识的人呢?
麻姑看不过去,就从怀里拿出那只桃子,蹲下身扶起老婆婆,用桃子喂她。桃子又甜,汁水又多,老婆婆吃了很快缓过劲来。周围的人也都啧啧地称赞麻姑。
老婆婆开口说“孩子,谢谢你,你能不能再给我喝点粥?”
“好呀,我就回去帮您煮去。”
麻姑回家就生火煮粥,父亲麻秋回到家,她把街上遇的情况告诉了父亲。没料到麻秋面沉似水地说:“这种老家伙,饿死算了!你给她吃桃子,已经是她很大的福分了。我们家的粮食本来就不够,你竟自作主张煮粥给她,实在是不像话!”父亲不让麻姑为老婆婆送粥,并把她关进了后屋不许外出。
半夜里,麻姑仍惦念着街上黄衫老婆婆的情况,她听到前屋的父亲已呼呼入睡,就轻手轻脚地走出后屋,从锅里舀了一碗粥,快步来到街上,但街上除了狗吠声,哪儿还有老婆婆的踪影。麻姑很焦急,到处寻找老婆婆。
月光下,只见原来老婆婆坐的地方,有颗桃核留在那里,麻姑就拾了起来。这时父亲麻秋醒来了,发现女儿不在家中,便找到街上,气急败坏地把麻姑拖回家,狠狠地打了一顿。
第二天晚上,麻姑刚睡下,就看见穿黄衫的老婆婆朝自己笑盈盈地走来了。老婆婆抚着麻姑的头说:“孩子,谢谢你!亏你有一片善心、那桃子果然是好东西,我吃了已经足够益寿延年了,你放心吧。”
麻姑噙着眼泪,受了委屈似的把头埋在老婆婆的怀里哭了。老婆婆安慰她说:“好孩子,别难过,以后我们还有机会见面的。”说完就飘然而去。麻姑在睡梦里哭醒了,细细品味着梦里的事情,觉得黄衣衫老婆婆一定不是普通人。
早上起床,麻姑把自己藏好的桃核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一年就长成了一棵大桃树。奇怪的是,这棵桃树每年正月里开花,三月里就结出又大又红的桃子,引来许多人看热闹。阴历三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麻姑就用桃子接济附近一些贫困饥饿的老年人。更奇怪的是老年人吃了麻姑送的桃子不仅能几天不吃饭不觉得饿,而且原来身上的小毛病也治好了。
集镇上的老年人见麻姑这样善良能干,私下都说她是天仙下凡,每年二月送桃时就称她是“麻姑献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在我》《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黎明小说】《不可以离婚》《圣拳!》《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洞中避难所》【桑舞阁】《仗剑独行斩鬼神》【笔趣阁】
舒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