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日之后,公孙翊在金陵大明紫禁城,自称监国摄政王。
接受朝臣朝贺,监国实际距离帝位,仅一步之遥。
公孙翊之所以没有踏出这一步,不是他没资格,而是他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监国摄政王仪式结束后,公孙翊在崇明殿上,召开了大朝会,正式确定金陵为新都,燕京为陪都。
陪都留守由公孙翊长子公孙启担任,公孙启之前就被先帝朱以海封为安平候,如今虽然爵位未变,但作为公孙翊的长子,长平公主所生儿子。
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注定贵不可言。
燕京留守对于公孙启来说,自然只是遥领,并不是实职,毕竟这个时候公孙启才不到三岁,自是不可能赴任。
当然真正执掌燕京军政大权的人,还是河北巡抚吴国贵以及燕京知府高尔严。
同时公孙翊正式废除大明两京六部的班子,正式合并为一套朝廷班子。
内阁总理大臣依旧由公孙翊担任,同时海军部、陆军部两部尚书,公孙翊继续兼任。
南京六部的尚书,则充实到各部担任副职,比如路振飞接任陆军部右侍郎一职,左懋第担任海军部左侍郎一职。
林欲辑担任户部右侍郎一职,高宏图担任工部右侍郎一职,蒋德璟担任吏部右侍郎一职。
刘同升出任京畿道总督,兼任东海巡抚。
陈永福出任京畿道提督。
阎应元兼任江南巡抚,兼任金陵知府。
几乎在朝官吏,皆得到封赏,同时一大批昏庸的官吏被罢黜,致使京城吏治为之一新。
“本王对于诸位臣工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唯有做到这四点者,吏治考功时,当列为一等,本王也希望在座的臣工们,谨记本王这个要求。”
“同时各个衙门,墙内墙外都大写特写把这八个字作为标语宣传起来,我要所有在职官吏都牢记自己的使命。”
“本王希望将来的国家,无论是官吏,还是民众都能够安居乐业,只有天下丰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公孙翊在崇明殿上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注定会载入史册,因为这将是这个帝国民主的开端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