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百妖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刚入团的新兵在前一段时间,肯定是不知道陈山的战绩的,但是老兵们都知道呀!

这平日里聊天,嘴里面说上几句,其中哪能免得了陈山这个名字?

这一来二去的,新兵战士们也就好奇起来了,这一口一个陈山,看起来全团上下好像都知道这号人物。

而且那些个老兵的神色间,都满是尊敬之色,这人物一定不一般,李云龙的大名他们都是明白的,也是知晓的,这不就是新一团的团长吗?

谁还不能听见呢?可新一团老兵们嘴里头谈论的李云龙确实是少得多,大多数谈论的名字却是陈山,这就让他们有点搞不懂了。

既然这人不是什么团长,那他的能耐比团长还要大吗?

这咋说都不大可能呀,后面仔细的一问,才瞧见这陈山是个警卫员儿啊。

可别看这是个警卫员官职不是多大,但是人家的能耐可丝毫不比团长小的,这团里头的一半作用,可都在陈山的调配之中呢!

打完仗之后的汇报工作需要陈山来干,打仗前清理人数,召集部队发布那些命令的事情,需要陈山来干。

甚至在战场上要照顾咱老李的安危,这样的事也要陈山来干。

说来说去,这新一团离了李云龙这个团长,好像没什么太大的麻烦,太大的事儿出来。

还是要离了这陈山,这新一团可真就出了大事了,诺大一个新一团,咱李云龙想要好好的管理一下,那也得从头抓起,他还不一定,能不能把这些一团给管理好呢!

把这些个大事儿小事儿,都交给陈山之后,李云龙也是懒散惯了,哪还有功夫天天顾着这事呀。

全部交给陈山打理,别提有多舒服了,平日里他也是这模样。

就那牵回来的好几百匹马,除了刚开始咱老李还整天关心的紧,过了一段时间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一来呢,是把这事儿都交给宋团长了,他也犯不上操着心了,要是交给陈山来办,那估计办的,还不知道有没有人家宋团长好呢!

二来嘛,既然都交给人家了,那咱也得放心,人家宋团长办事,老李那还是有点分寸的!

在这些事上绝对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岔子,要是有啥问题,人家宋团长也会随时给自己汇报提出问题来的。

起初的时候,宋团长也是天天汇报给李云龙这些个马匹的具体情况,以及吃了多少草药,有无马匹生病啥的,但是到了后面也就不向李云龙汇报了。

这小子整天在炕头一躺,热乎乎的。

不是看看地图,那就是吃吃花生米,小日子别提过得有多滋润了,就是闲的没事了,才会去团部溜达几圈,看看战士们的训练情况。

平常的啥事你要给他说,那他都嫌弃你这些个鸡毛小事烦人了。

这倒也没啥,因为咱老李本来就是打仗的好手,平日里管理物资这事实在是没得办法了,才会抽出时间去搞这些。

他本就是大老粗一个,你让他平日里搞这些个后勤部的事,那他咋搞得过来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鹰视狼顾

鹰视狼顾

张通明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历史 连载 55万字
黜龙

黜龙

榴弹怕水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历史 连载 508万字
铁十字

铁十字

月影梧桐
一位德国军事学家穿越到了1942年的二战,开始挽救帝国狂澜于既倒的历程……
历史 全本 630万字
织明

织明

蜗牛非牛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历史 连载 533万字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全文

神话版三国免费阅读全文

坟土荒草
想我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如今家破人亡还要女扮男装混在一群男人之中……这真是老天对我最大的考验,但是遇到这家伙,简直比老天爷的考验还要考验!套路与反套路,我一个小白兔早晚要被大灰狼吃掉~
历史 连载 45万字
庆余年

庆余年

猫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连载 5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