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87》转载请注明来源:环保阅读huanbaoxiehui.com
“……唔。”
朱翊钧回过神来,两手拢在袖子里,两根大拇指在衣袖的掩盖下缓慢交缠着转动。
他心想,历史上的王家屏不是在万历十七年的四月才被允准回阁的吗?
现在才二月份呐。
难道是要为传说中的“三辞三让”腾出时间?
好像也不对,阁臣服丧期满、奉旨回阁是惯有的成例,难道就这一道程序还要来一套三辞三让?
朱翊钧左想右想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但是凭借着他这两年来当皇帝的经验,他没有立刻答应申时行的请求,毕竟人事关乎政治嘛,总要谨慎小心一些,
“是,卿等撰拟手敕来行。”
朱翊钧回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他想他这么一说,如果其中有甚么特殊变动,内阁就能顺理成章地提出来
果然,申时行一听即道,
“臣等看得,王家屏原先以吏部左侍郎入阁,在任二年,及昨年《会典》书成,近日加恩,本官皆未蒙叙录,且同时讲官如朱赓,已升礼部尚书,家屏本资叙在先,相应加秩召用。”
朱翊钧拢在袖子里的拇指顿时停止了转动。
对了,晚明官僚体系的特点之一,就是“一部多尚书”,并且常常添设左右侍郎。
这种情况在内阁辅臣之中尤为泛滥,因为明成祖朱棣当年设立内阁之初,将这些大学士的官阶仅仅定为“正五品”。
而到了晚明,六部事务必须经由内阁商议后制定“票拟”,内阁成为了压制六部权力之所在,这样一来,明朝六部尚书的“正二品”官阶,与“正五品”的大学士比较起来,就显得名不副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